去青海旅游最全的特產、小吃大全
青稞酒 青海地處高寒,人們習慣以酒為伴,尤其在一年一度的春節,別有一番酒趣。青稞酒的代表產品是互助牌系列酒,以青藏高原特有的糧食作物青稞為主要原料,采用有300多年歷史的''天佑德''青稞傳統釀酒工藝,結合科學配方勾兌而成,酒味醇香,清亮透明,具有飲后不頭痛、不口干、醒酒快、加溫飲用口味更佳獨特風格,獲中國公認名牌稱號。
剛察黃蘑菇
黃蘑菇是剛察縣的特色產品之一,其鮮味獨特,口感極佳,頗受世人歡迎。它的蛋白質含量極高,富含有各種營養物,并含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抑制腫瘤生長的生理活性化學成分,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保健作用。剛察黃蘑菇因肉嫩味鮮,營養價值高,被飲食行業譽為生長在草原上的“軟黃金”。是剛察縣人民家中必備的美食之一。當有貴客臨門時,好客的主人便會以此來招待客人。黃蘑菇一般七八月份生長,現在有好多牧民將采摘好的黃蘑菇帶到縣城買賣,這已成為牧民另一項主要經濟收入。
湟源陳醋
青海的名特產之一,至少已有200多年歷史。湟源陳醋,又叫黑醋,酸味純正,清香甜潤,質地濃稠,色香俱佳,多吃能增食欲,助消化健脾胃,防感冒,清心解毒。
柴達木枸杞
青海枸杞又名柴杞,主要出產于柴達木盆地,鮮果玲瓏剔透,紅艷欲滴,狀似紅寶石,色紅粒大,果實卵圓形,籽少、肉厚,大小均勻,無碎果,無霉變,無雜質,品質優良,這主要得益于青海柴達木盆地獨具特色的高原大陸性氣候。
門源奶皮
奶皮,是門源地區獨特的回族名間奶制品,是牛奶煮沸后揚動起泡,再靜止一段時間后由懸起的脂肪沫等凝結而成的物質,是牛奶的精華部分。門源奶皮精選青藏高原純天然、無污染的優質牧草和雪山泉水養育的牦牛、犏牛的新鮮奶汁為原料,在繼承回族民間傳統工藝的基礎上,按照現代營養需要精制而成。富含優質蛋白,脂肪以及鈣、鐵、鋅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。門源奶皮白中透黃,油花點點,一張奶皮如同一輪皓月掛空;如同一幅女人的笑臉;如同超薄型白面大鍋盔。奶皮上面蜂窩滿布,沙孔密集,就像一片蓬松的海綿,其味不油不膩,鮮嫩香脆。其狀似餅非餅、似糕非糕、似酥非酥、似柔非柔。美味可口,讓人食之不厭,留戀永久。
互助蔥花土雞
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藏族鄉蔥花土雞以肉質鮮美、口感好等特點,受到越來越多城里人的青睞,目前蔥花土雞已銷往西寧、格爾木等地,蔥花土雞也成為松多藏族鄉養殖產業的金字招牌和增收亮點之一。
民和肉牛
民和歷史悠久。早在6000多年前,先民們已在此繁衍生息。秦漢以前為羌人所居,西漢時納入中央政權版籍。自周秦以來,隨著羌人游牧民族逐步定居下來,在長期的狩獵過程中就將野生動物馴養成為家養動物,牛逐漸被馴養成為生活資源。從戰國時代開始,中國即進入封建社會。由于受到中原文化的影響,河湟地區,羌人由狩獵、畜牧轉到農業。清朝二百多年,由于清王朝政治上腐敗,煽動民族間相互仇恨,迫使甘肅回族人民離開了自己可愛的故鄉,走上背井離鄉流落他鄉的苦難歷程,于1879年定居于民和。由于他們精于養牛,牛成了這里的主營畜牧業。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,養牛數量不僅有了發展,牛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。以牛為耕畜的畜牧業規模越來越大。
果洛蕨麻
果洛蕨麻是青海省果洛州瑪沁、瑪多、甘德、達日、班瑪、久治6縣的特產。果洛蕨麻有體圓肉肥,顆粒飽滿,色澤紅亮,產量較高的特點。果洛蕨麻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貴德蜂蜜
貴德蜂蜜常溫下呈乳白色或金黃色,全部結晶,無發酵征狀。有蜜源植物花的氣味,甜潤細膩。貴德蜂蜜獲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民和旱砂西瓜
民和旱砂西瓜是青海省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的特產。民和縣隆治鄉素有“西瓜之鄉”之美稱,其中李家村種植的露天旱沙西瓜最為出名,所產的西瓜具有含糖量高,瓤色鮮紅,質地脆沙,口感好,清熱解暑等特點,備受市場歡迎。民和旱砂西瓜是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。
樂都大櫻桃
樂都大櫻桃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的特產。樂都縣圍繞建設百萬株大櫻桃生產基地的戰略目標,在省縣級財政連續6年扶持下,全縣種植大櫻桃100萬株,成園面積達到1萬畝,主要分布在碾伯、高廟、洪水等鄉鎮的川水溝岔地區。先后引進紅燈、先鋒、雷尼等9個品種。
樂都洋芋
樂都縣種植洋芋由來已久,可算得上是一個傳統產業,昔日主要靠它解決溫飽,而今這個老產業通過農業結構的調整,已煥發出勃勃生機,成為主導樂都縣農民增收致富的優勢產業。2005年,全縣種植洋芋面積20.02萬畝(含地膜洋芋2.51萬畝),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54%,總產量30萬噸,位居各類農作物之首。
循化薄皮核桃
地域范圍
東經102°04′-102°49′,北緯35°25′-35°56′之間,海拔在2000米左右地帶,東端為清水鄉、白莊鄉、積石鎮;西端為查汗都斯鄉、街子鄉、文都鄉
玉樹黑青稞
玉樹黑青稞
黑青稞是大麥的一種,主要產自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香格里拉等地的藏區,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糧食。是目前世界上含β-葡聚糖最高的麥類作物,這意味著優質青稞將有望成為“身價”最高的麥類作物。
青海老酸奶
青海老酸奶在青海民族飲食上有著悠久的歷史,早在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經過青海湖畔的日月山、倒淌河等地進藏的民間故事中,就有關于酸奶的記述。在可稱之為古代藏族社會百科全書的史詩《格薩爾》當中,也有許多關于酸奶的記載??梢娝崮淘谇嗪柺乐辽僖灿幸磺Ф嗄甑臍v史。
藥材:雪蓮
雪蓮是菊科鳳毛菊屬雪蓮亞屬的草本植物。它生長在海拔4800—5800米的高山流石坡以及雪線附近的碎石間。該亞屬的植物有20余種,絕大部分產于我國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。
牦牛酸奶
牦牛酸奶是民間非常傳統的奶制冷飲,營養豐富,助消化。牧區的酸奶用牦牛奶制作,這種酸奶表層結為含奶油的黃色硬脂奶皮,扒開奶皮,軟嫩黏稠的酸奶象豆腐腦一樣潔白如雪,芳香撲鼻,入口,酸甜涼爽宜人。
釀皮
釀皮是青海地方風味較濃的傳統小吃。在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出售釀皮的攤販到處可見。
釀皮是在麥面中摻和一定數量的蓬灰和敷料,用溫水調成硬面團,再幾經揉搓,等面團精細光滑后,再放入涼水中連續搓洗,洗出淀粉,面團成為蜂窩狀物時,放進蒸籠蒸熟,這叫“面筋”,再將沉淀了淀粉糊舀在蒸盤中蒸熟,這便叫“蒸釀皮”。蒸熟了釀皮,從盤中剝離,切成長條,配上面筋,澆上醋、辣油、芥茉、韭菜、蒜泥等佐料,吃起來辛辣、涼爽、口感柔韌細膩,回味悠長。
羊筋菜
羊筋是羊蹄的韌帶。青海的羊筋在宰殺季節,經過剔取、拉直、陰干,扎成小把,可長期保存,久藏不壞。用羊筋做的菜肴品種很多,是青?;?、漢族筵席中最常見也是很有聲譽的地方菜之一。
中華蟲草酒
藏寶王即“中華蟲草酒”。是眾多蟲草酒中的極品,它以冬蟲夏草為主,配以雪蓮花、柴達木枸杞、佛手參、紅景天、純青稞酒等著名的青海土特產
焜鍋饃饃
青海人不叫饅頭,而稱饃饃?!梆x饃”只是一個總稱。青海農業區和半農業區各族人民常吃的饃饃千姿百態,品種繁多,如花卷、油包、油餅、曲連、油香、爐饃饃、饅頭(祭祖用的大饃饃)、焜鍋饃饃等等。它們是逢年過節,串親訪友經常攜帶的傳統禮品,也是每飯難離的主食。其中最受人歡迎也最普遍的,是焜鍋饃饃。
牦牛肉干
牦牛肉富含蛋白質,鈣,磷,血紅蛋白等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。野牦牛和高原精靈藏羚羊生活在天然草場,草叢中像雪蓮、冬蟲夏草、貝母等這樣罕見的名貴的中藥材有上千種
筏子肉團
筏子肉團是青海西寧的名菜,俗稱“炸筏子”。將豬的胃壁脂肪膜九俗稱蒙肚子油或包肚油)做包裹皮,把肝、肺、腎、脾等,剁成泥,拌入鹽、姜粉、花椒粉、胡椒粉、醬油、清油、蔥沫、蒜泥等摻入面粉和團粉
甜醅
甜醅,西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,用燕麥或青稞制作,具有醇香、清涼、甘甜的特點,還有開胃健脾的功效。在是青海高原古城西寧和農業區各城鎮,都能看到這個獨特的民間小吃。
抓羊肉
手抓羊肉是牧區群眾款待賓客的美食,也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。初次吃手抓羊肉,會有原始之感,經多次品味,則越吃越饞,使人經久難忘。
青海土火鍋
青海人把火鍋稱為“鍋子”,其食材和做法極具青藏高原特色。
尕面片
面片是西北地區群眾最喜愛也最普及的一種面食,做法簡單易行,可以不用工具,一般是先將面調揉好,或切成短條,或者先團成餅狀,待下鍋時再切成短條
青海梗皮
梗皮 ,是用紅薯粉作的。樹木枝條或草藤根莖總是帶有分叉
雜碎湯
雜碎湯,是青海西寧和東部農業區頗有名氣的冬季大眾早 點
海晏羊腸面
海晏羊腸面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的特色小吃
還有太多太多!大家親自來品嘗吧!
圖片來源于網絡